《湖泊科学》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主要组成充分,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无论是编辑部还是作者本人,对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重视不足. 为此,《湖泊科学》编辑部特此重申: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成分,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是判断论文是否值得发表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泊科学》从不限制参考文献的数量,请作者在投稿前检查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是否符合如下要求:1)是否查新查全?2)是否明确标引?3)是否正确无误?
1)是否查新查全?论文的前言是否充分介绍了该研究领域近年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文的讨论以及结语中作者是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国外同行研究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比较.
2)是否明确标引?稿件中应明确标明哪些是作者自己提出的,哪些是来自他人的工作(即使是对他人工作的改正或修正更要注明). 请明确标明他人工作的引证来源,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要避免回避引用或断章取义等类似现象的发生.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所有作者最近已经发表或已经投稿在审的与本论文内容明确相关的论文,一定要明确标引.
3)是否正确无误?这里所指的正确无误包括2方面含义,参考文献必须和正文一样,没有撰写错误;而且,参考文献必须符合《湖泊科学》著录规范. 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结合湖泊科学学科国际期刊有关通用格式和要求,特制定如下规范,供作者参考.
【《湖泊科学》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时,按照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须为公开发表的文献,相应正文中以方括号上标[×]标示;另请将注意外文参考文献中姓名、期刊缩略点省去,如作者名“Dinnon,J. L.,”应写为“Dinnon JL,”,期刊名“ Limnol. & Oceanogr.”应写为“Limnol & Oceanogr”. 作者姓名不多于三人时,应全部列出.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规范如下:
——专著(例[1])
作者(或编著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页码.
——期刊论文(例[2])
作者. 论文题目.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论文集或专著章节(例[3])
作者. 文章题目(或章节题目). 见(In):论文集编者或专著作者 编(ed). 论文集(或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学位论文(例[4])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
[1] 孙顺才,黄漪平主编. 太湖.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3:244.
[2] William YB, 许雪珉, 杨景荣等. 从沉积物特征谈太湖的演变. 湖泊科学, 1994, 6(3): 217-226.
[3] Pearson FJ Jr, Coplen TB. Stable isotopes of lakes. In: Lerman A, ed. Lakes: chemistry, geology, physic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8:325-340.
[4]王国祥.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的物理生态工程及其机理[学位论文]. 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