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 JOUR ID - 10.18307/2022.0326 TI - 近400年来湖北大九湖泥炭地摇蚊对湿度变化的响应 AU - 侯桂林,曹艳敏,田文龙,潘登,申声曼,陈旭 VL - 34 IS - 3 PB - 科学出版社 SP - 1030 EP - 1042 PY - 2022/05/06/ JF - 湖泊科学 JA - UR -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20327&flag=1 KW - 摇蚊亚化石|地表湿度|泥炭地|大九湖 KW - Subfossil chironomids|surface wetness|peatland|Dajiuhu AB -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研究长江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大九湖一根泥炭岩芯的年代学、元素及摇蚊亚化石记录,结合区域古气候资料,探讨大九湖泥炭地地表干湿变化历史及生物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近400年来大九湖泥炭地古水文和摇蚊种群变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820s之前研究区内气候偏冷湿,尤其是1720s-1820s年间,冷湿的环境有利于泥炭中碳的大量积累,较高的地表有效湿度使得摇蚊大量生长,同时湖泊相摇蚊属种丰富度及含量均较高;1820s-1940s年间,区域内夏季降水量显著降低,同时伴随明显的区域增温过程,泥炭地地表有效湿度过低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摇蚊种群生物量极低;1940s (尤其1970s)后,摇蚊种群丰度逐渐回升,但湖泊相摇蚊丰度较1820s以前明显降低,半陆生摇蚊属种丰度有所增加,说明尽管该时期泥炭地表湿度有所增加,但较1820s前仍较低,暖湿气候下泥炭分解也较为明显.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摇蚊种群对泥炭地湿度变化的响应过程,这不仅为摇蚊亚化石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为全面、精准地理解泥炭地演化及区域环境变化过程提供了新线索. ER -